来源:乐鱼网www.leyu.net 发布时间:2025-02-13 11:53:42
锦西地处辽西走廊最窄处,面海背山,北宁铁路横贯境内,地理位置很重要,在解放战争中是国共双方争夺激烈的地区,1947年春开始锦西根据地建设进入敌我双方最为激烈的争夺阶段,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1947年春,东北民主联军经过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开始反攻,保安总司令杜聿明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于是称病去上海住院了。新来的东北剿总司令陈诚信心满满,急于通过几场战役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来验证自己的能力。1947年9月6日,军“确保北宁路,打通锦承线”的军事行动开始行动,敌93军22师从锦州经虹螺岘、冮屯(钢屯)向锦西根据地串犯,敌暂编59师从绥中出发进行配合。
得到情报的我民主联军八纵和独立一师立即从朝阳赤峰、凌源在黄永胜司令的率领下以急行军的速度奔赴战场,在梨树沟边门歼灭第暂编59师1000余人,残敌退入杨家杖子与敌93军22师汇合准备一同撤退到锦西,八纵带领独立师紧急追击,并在16日将敌人包围在杨家杖子街里,经过激战将消灭五千多敌人,小部分残敌向东逃跑。
在22师被包围在杨家杖子时,东北剿总司令陈诚得到消息后气急败坏,为了挽回颜面,立即命令刚刚到达东北的49军79师、105师由军长王铁汉带领从锦州出发,经虹螺岘、冮屯到杨家杖子给22师解围。而此时民主联军第九纵队也从冀东紧急赶战场,统一归八纵指挥,准备对杨家杖子之敌进行第二次围歼,经过两天激战,除敌军长王铁汉带200余人逃脱以外,其余12000余人全部被歼,取得著名的辽西大捷。
在两次杨家杖子战斗中,刚刚建立不久的锦西县支队和区小队积极努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他们积极在蜂蜜沟、冮屯一带担任作战警戒和阻击援敌,确保主力部队顺利歼灭敌军。锦西县委组织领导地群众积极进行支前,县成立了战勤委员会成立了兵站在王家营子(今南票区王家杖子),分兵站设在三角城子、唐屯,由县民政科长王景文负责,发动群众筹集粮草,保证大军作战需求,动员民工组成担架队跟随部队救护伤员,解除野战军作战的后顾之忧,为杨家杖子大捷做出了根据地人民得贡献。
两次辽西大捷以后,反动武装陆续退缩到小虹螺山以东,虹螺山以西相对形势行对稳定,党中央也在当年9月13日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向全国颁布实施,为土改斗争提供了政策依据,虽然当地群众还存在着某种迟疑,但是锦西县委努力抓住时机做好群众工作,首先在虹螺山以西的老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土改斗争。
针对贫雇农“宿命论”思想非常严重,同时群众又害怕反动派的“反攻倒算”等思想问题,县委派遣土改工作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地委也派遣了以史景源为团长的工作团和绥中县委王杰来帮助锦西县进行土改。经过努力,建立了各级农会,开展了“诉苦”运动,开始揭发地主恶霸的罪行。随后土改分田运动开始轰轰烈烈的搞起来,废除了利用土地作为剥削的手段,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受到了农村绝大多数农民的欢迎。
随着土改运动的开展,翻身农民参军保卫胜利果实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父母送子上战场,妻子送郎保家乡的场面层出不穷,“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口号家喻户晓,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有几千名青年参军入伍,作战立功的喜报频频送到家。一时间后方惦记前方,前方关心后方,整个根据地军民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
这一时期锦西县公安局迁至暖池塘镇,对外称“长城通讯社”,对内则是“冀、察、热、辽会部锦西情报站”,先后接受程子华和黄克诚直接领导,开展搜集锦西、锦州敌人各方面的情报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地各项运动的蓬勃发展,让反动地主武装更加恐慌不安,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进行疯狂反扑。冮屯土匪曹荣轩、张才派人混进西山子翻身队,裹挟一些人到锦西,同时还大造反动言论。1948年2月3日,曹荣轩率领土匪偷袭冮屯,
县委组织部长钟卿发现敌人后,为保护干部和群众,不顾个人安危敲钟报警,为了掩护干部群众,不幸壮烈牺牲,给县委造成巨大损失。
随着形势的发展,锦西县委以区小队为基础,抽调得力干部组建了两个武装工作队,第一队队长为张海山,政委刘景义;第二队队长为李俊泉,政委林英岱,两个武工队人数都在一百人左右,武器装备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都可以独立作战。他们积极向虹螺山以东的虹螺岘、高桥、东青堡、老官堡、塔山、寺儿堡、沙河营一带渗透,直逼锦西、锦州城下。
1947年5月16日,第一武装工作队在队长张海山、政委刘景义带领下利用夜间袭击了蛤蟆山煤矿,全歼了矿警队18人,缴获敌人全部武器装备和汽车两辆。
1948年3月21日,“花子队”郭纯仁、崔焕章、裴华久、宋保国四个中队窜入虹螺岘,强令当地百姓捐款捐粮。我热东独立团团长杨清起得知消息后,立即与政委庞云龙集合队伍,同时还有县支队、区小队、民兵等共计千余人兵分四路向虹螺岘挺进,后半夜三点各路兵力发起进攻,经过两小时激战,生擒崔焕章、宋保国,打死郭纯仁,缴获长短枪114支,战马10匹,同时救出我方干部21人,取得虹螺岘围歼战的全面胜利。
盘踞在老官堡、西堡子一带的地主武装刘一飞中队二三百人经常抢劫当地的农会,杀害土改干部,民怨沸腾。1948年6月17日刘一飞带领七八十人到李屯去吃饭,已经掌握他们行动规律的我辽西支队,在区小队配合下设好埋伏果断出击,打死打伤30多名,活捉7名,缴获机枪一挺,步枪20支。
一系列的胜利让地方武装再也不敢随便出动,他们纷纷躲避到锦西和锦州城里,为我锦西根据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入到1948年夏季,锦西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为大反攻积极进行准备,详细的细节内容包括架桥修路、建立兵站、准备粮秣、组建担架团、筹建战地医院和征集接受伤员的房屋。
县委书记肖光在动员会上提出号召:“进入我们县内,打到哪里,我们支援到哪里,把工作做到哪里,如果外地作战要求我们支援,要人出人,要物给物。”肖光书记还指出:“我们已奋斗两年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越过虹螺山,靠近铁路沿线,进到锦西城边,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要继续努力夺取全面的胜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